买得起 iphone ,你可能已经是「高收入」人群了 | 爱范儿-尊龙凯时官方网站

新消费

2018-07-09 15:22

每年各省市发布平均工资排名后,都会在网上引起不少讨论,一定会有大批网友自嘲着「又拖后腿」了,可究竟多少收入才算得上高收入,其实各个国家都有着,难以界定。

美国最近的一项,用 iphone 作为判断高收入人群的标准可能更加靠谱。这项研究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 marianne bertrand 和 emir kamenica,并发表在国家经济研究局(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)的上。

▲ 图片来自:

这项研究通过探讨消费者行为和媒介消费来推断人口的统计信息,研究人员分析了由收入、教育、性别、种族和政治意识形态来区分的美国各群体间的文化差异的世俗趋势。

在衡量群体间的文化创意后,基于媒体消费、消费者行为、使用时间以及社会态度来推断个人或群体的能力,最后得出一个结论:

在我们研究的各个年份数据中,没有一个品牌能比苹果的 iphone 更好地预测高收入情况。

研究指出,以「拥有一台 iphone」为标准的话, 能以 69.1 %的正确率预测出该用户属于「高收入」人群,这里的「高收入」人群指的是在家庭成员收入中排在前 25 %的人。

除了 iphone ,ipad 也是判断「高收入」人群的有力指标,准确率达到 66.9%。,而 android 手机的这一数字为 59.5 %。

据该论文介绍,这份研究的样本人数为 6394,涵盖了不同收入、不同性别和不同种族的人群,调查形式包括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。

随着苹果在全球的扩张,已经长期稳坐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二,其实已经有不止一个机构用 iphone 作为某项经济数据的指标了。

前段时间瑞银发布了一份 2018 全球生活成本,以 iphone x 作为衡量标准,以此统计出不同国家民众的购买力。

不过正因为全球各地的居民购买力、物价和关税等水平都有较大差异,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这份研究或许并没有普适性。

而在美国,被用来作为衡量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品也在不断变化,在 2004 年是 land o’lakes 牌的黄油和 kikkoman 的酱油,而在 1992 年则是 grey poupon 的芥末。

▲ 图片来自:

说到衡量货币价值的消费品,就不得不提「」(big mac index)了,这个概念在 1986 年由《经济学人》提出,用来衡量各国的货币价值。

▲2018 年巨无霸指数. 图片来自:

尽管「巨无霸指数」并不严谨,但随着麦当劳在世界各地逐渐普及,这个通俗易懂的概念在很长时间内被都当做了全球的汇率标准。

到了 2004 年,《经济学人》又推出了「」(tall latte index)来对比各国货币汇率,此后 ipod(2007 年)和宜家的比利书架(2009 年)等商品都曾被作为参考标准。

▲ 图片来自:

而去年《华尔街日报》还推出了「」,用星巴克的中杯拿铁咖啡来比较不同国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。

▲ 图片来自:图片来自:

这些衡量货币和购买力的商品随着消费文化的变迁而换代,除了反映当时的消费趋势,更多的是为了让普通人更好地理解晦涩的经济学名词,正如发明「巨无霸指数」的《经济学人》:

「汉堡经济学」(burgernomics)从未打算被当成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汇率衡量指标,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,让汇率理论更好理解。

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这个角色刚好轮到了 iphone 来扮演。

题图来自:

分享
扫一扫分享到微信
,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

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

正在加载中